AI中的图灵测试
1950 年,艾伦·图灵(Alan Turing)引入了一种测试,以检查机器是否可以像人一样思考,这种测试被称为图灵测试。在这个测试中,图灵提出,如果计算机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模仿人类的反应,就可以说它是智能的。
图灵测试是由图灵在他 1950 年的论文“计算机与智能”中提出的,该论文考虑了“机器能思考吗?”这个问题。
图灵测试基于派对游戏“模仿游戏”,并进行了一些修改。这个游戏涉及三个玩家,其中一个玩家是计算机,另一个玩家是人类响应者,第三个玩家是人类审讯者,他与其他两个玩家隔离,他的工作是在其中两个玩家中找出哪个玩家是机器。
在这个游戏中,如果一个审讯者无法识别哪个是机器,哪个是人,那么计算机就成功通过了测试,机器就被认为是智能的,可以像人一样思考。
“1991 年,纽约商人 Hugh Loebner 宣布进行有奖竞赛,为第一台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提供 100,000 美元的奖金。然而,迄今为止,还没有任何人工智能程序接近通过未经稀释的图灵测试”。
机器通过图灵测试所需的特性:
自然语言处理: NLP 需要使用通用人类语言(如英语)与询问器进行交流。
知识表示:在测试过程中存储和检索信息。
自动推理:使用先前存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。
机器学习:适应新的变化并可以检测通用模式。
视觉(对于总图灵测试):在测试过程中识别询问器的动作和其他对象。
电机控制(用于总图灵测试):根据要求对物体采取行动。